只有大企業(yè)才會有機會背上巨額負債,真要是一個小作坊,也就沒可能負債如此巨大了。資產的變化影響負債的變化,或者說負債的變化,影響資產的變化,既資產增,負債增;資產減,負債減,二是一定條件資產和負債相互轉換如公司承擔一項負債,目的是為了賺取更多的收益,如果取得的收益為正,負債就變成了一項資產。
1、你負債多少?為什么會有這么多債呢?
去年最多的時候三四萬,現(xiàn)在還有一萬多!房貸不算。因為我們工資大多是年底結算,可中間家庭需要開支了,于是借唄,微粒貸,信用卡都用上了,這兩年開支大了,孩子學費,房貸,保險,又買了個小戶型二室一廳。唉,家家都有難念的經(jīng),在此奉勸:一盡量量力而為了,不要大手大腳。二,盡量少碰網(wǎng)貸,信用卡了,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,自已挖的坑終究還要自已填了!愿我們都早曰上岸!,
2、資產和負債為什么會相互對立,又相互轉化?
這涉及會計記賬的原理,個人對散戶負債之間的關系是這樣理解的,資產、負債相互對立資產、負債之所以相互對立,涉及會計原理“記賬衡等”。我們可以看會計恒等公式:資產=負債 所有者(股東)權益或者所有者(股東)權益也稱凈資產=資產-負債,除了資產內部的變動(如用現(xiàn)金10萬購買存貨,貨幣資金減少10萬,存貨增加10萬,資產總額沒有變動)外,一項資產的增加必然導致負債或者所有者權益的增加。
例如存貨增加了10萬,可能出現(xiàn)三種可能:一是用現(xiàn)金等資產購買(或置換)其他資產,如客戶購買10萬沒錢付貨款,用10萬元的存貨抵賬,負債不會增加,二是股東投入(可能是利得)資產,股東向公司投入10萬元的存貨,用于增加企業(yè)的注冊資本。不增加負債,增加股東權益,三是公司購置資產,導致資產增加,而相應的對象沒有給付對方,即公司的負債增加。
除了一和二兩種情況之外,一項資產的增加必然導致一項負債的增加,或一項資產的減少,必然導致一項負債的減少,這大概就是所說的資產和負債相互對立吧。資產和負債的相互轉化這點本人也理解得不是很透,從二個方面看資產和負債的相互轉化,一是資產、負債的相互對立,同時也是資產負債的相互轉化過程(有點牽強)。資產的變化影響負債的變化,或者說負債的變化,影響資產的變化,既資產增,負債增;資產減,負債減,
即資產和負債的互相轉化。二是一定條件資產和負債相互轉換如公司承擔一項負債,目的是為了賺取更多的收益,如果取得的收益為正,負債就變成了一項資產,賒購10萬商品,賣了20萬,10萬元的負債轉化為20萬的資產。如公司承接一項資產,但是公司對這項資產的運用不當,產生大量的虧損和負債,相當于資產就變成了負債,建造的一條生產線,生產出大量不合格的企業(yè),在建造生產線生產商品的過程中產生了大量的負債,最終出現(xiàn)資不抵債的情形。
3、恒大那么大的企業(yè),怎么會負債幾千億呢?
只有大企業(yè)才會有機會背上巨額負債,真要是一個小作坊,也就沒可能負債如此巨大了,目前恒大的負債,可不是幾千億,按照紙面上的說法,那是1.97萬億元。但你以為,這個1.97萬億元就是盡頭了嗎?那就是“圖樣圖森破”了,這個1.97萬億的所謂負債,也僅僅是冰山露出水面的一角罷了,更多的負債是埋在水里面,還沒被看到,也無法評估具體數(shù)額有多大,
這個1.97萬億負債是躺在恒大集團財務報表上的債務,也就是說,這些債務確實是以“債”的形式存在于賬面上,但實際上,是有更多的“債”,用其他方式存在著。比如,現(xiàn)在沒人能確認數(shù)額大小的是,那些“明股實債”的數(shù)額到底有多大,所謂“明股實債”,就是借的錢還不上了,就將債變成了股份,讓債權人擁有公司部分股份,恒大這些年成立了無數(shù)的子公司、孫公司,這些公司全是在玩這種“明股實債”,而這些股份實際上就是“債”!如此牽扯到的金額可就遠遠超過了賬面上的那一點點的債了!對!1.97萬億的債務,在這些“明股實債”面前,就變成了一點點的欠款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