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一個數據中國有6億人口,月收入低于1000元,其實這里面95%都是農村人。一家三口人,人均30平方已經超額達到,在中國,如果你結了婚,有房子有車子,沒有負債,還能有存款五六十萬,你就是人生贏家了像我一畢業(yè)就校招進了銀行,到現在為止工作將近十年的時間了。
1、中國大部分人已經能達到小康水平了,為什么還要攀比,買房,買車,導致生活緊迫呢?
題主,你好我會給你一個顛覆正常思維的答案!你這個問題我很愿意,并且很適合我回答。因為我是做旅游題材的,旅游的人中有一類是為別人旅游的,比方他們要看某個景點不是自己喜歡,而是聽別人講,不看這景點就是沒去那里旅游,所以他們辛苦了半天,去看了自己不喜歡的東西,首先我需要把人大致分成兩類,大家看看自己屬于哪一類人。
一類就是為自己活著的,一類是為別人活著的。為自己活的就相對比較單純,不會在乎他人的想法,在這個群體里面生活達到小康的人,買房,買車不是為了攀比,只是為了自己能過更好的生活,他們有的是為了給自己更大的壓力,也是一種奮進的表現。就好像我一個做酒店管理的朋友,他已經有了兩套房子,算得上是小康水平了,疫情前還準備貸款再買第三套房子,后來因為疫情暫時放棄了買房,他和我講為了以后退休有固定的收入,所以要逼著自己買房投資,
這就是他有危機意識,給自己增加壓力,也是他賺錢的動力。另一類為別人活著的人,表面他們不會承認是為別人活,但是他們爭上游的思想很強烈,這種思想是怎么來的呢?你還記得上學時,父母總會對你講,“你看隔壁小明這次考試又比你多三分,你要努力??!”還有在農村衣錦還鄉(xiāng)的人受到村民熱情的追捧。。....這樣的例子能舉無數,就是這些點點滴滴,潛移默化的影響,造成大家的攀比心理,
有一天去朋友家里吃飯,朋友住在鄉(xiāng)下村子里,看到他家的四層樓房我有點納悶,問“蓋這么高的樓準備開酒店嗎?”他講,“開什么酒店,哪有客人來偏僻的村子里住”,他接著說“本來蓋兩層就夠住了,但是你看我隔壁的三層樓,我們不能比他們矮啊”看著朋友的無奈,我也能理解他了,這就是攀比造成的后果。為別人活著的人,能改變嗎?需要改變嗎?我覺得這個社會是個多元社會,沒有必要一定要他們改變,也許正因為有這群為別人活著的人,才能更好更快地促進社會進步,促進消費,
如果這個社會就是一種人那這個社會就是黑白的,太單調。而我們的社會需要五顏六色的,各種人并存是有利發(fā)展的,只要人生有了經歷,自然而然那些為別人生活的人就會改變??傊@種和其他人攀比的人,對社會有一定貢獻,不對,應該是很大的貢獻,就是因為他們的奮進精神帶動了經濟,推進了社會進步,他們這種舍己為人的精神,我們不能大張旗鼓地表揚,只能愛惜地對他們講“保重身體!”愛國,愛家,愛旅游的桂林驢客!就回答到這了,
2、收入達到多少才算小康?
作為一個財經工作者,我覺得這個標準應該根據不同的經濟地區(qū)、不同城市、不同人群來確定標準,所以沒有全國統一的標準,這個標準應該是千差萬別的。在一二線大城市,我覺得除了繳納個稅費及社保之全,家庭人均收入超過10萬元至20萬元之間應該算是小康生活水平了,在三、四線城市,除了繳納個稅及社保之外,家庭人均收入達到5萬元至10萬元就應該算是小康生活標準了。
3、在中國,有五六十萬的存款,處于什么水平?
如果你在大街上做個采訪,隨便問一些路人:有五六十萬的銀行存款,屬于什么水平?估計大部分的人都會回答:很平常?。『芷胀ò?!甚至可能還會有人說:五六十萬存款,又不是很大,放在大城市里里,只能買個廁所而已。而實際上,作為銀行的工作人員,我可以確切的回答你:擁有五六十萬的存款,你就已經超過全國99%以上的人了,
別看很多人資產百萬、千萬,可能兜里連一萬塊錢都拿不出來一說到資產,很多人都會拿房子來作為標準。大城市里隨便一套房子,總價都在百萬以上,現在身價百萬的人,遍地都是,但是又有什么用呢?你房子又不能賣,就是一堆鋼筋混泥土而已,像我有個同學,老家是深圳的,家里拆遷好幾套房子。說身價,那他好幾千萬,但是房子又賣不出去,一點用都沒有。